工作动态
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公管学院本科教学双月简报(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3-10-09 浏览次数:179 文章来源: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享至:



按语当前,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立德树人”重要使命和“双一流”建设重要任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工作。为了更好地呈现教育教学“新貌”、传递教学管理工作“新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学院成立系主任双月会议工作机制,并推出公管学院本科教学双月简报,呈现教学工作最新动态。


一、学校召开本科教育大会

2023922日,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教育大会在创业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校党政领导、各学院班子成员、职能部处主要负责人、教授委员会成员,校教学督导组成员等出席。会议由常务副校长徐飞主持。











大会首先由教务处处长朱小能、招生就业处处长彭曦分别带来“全面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招生与就业形势分析及提升计划”的工作报告。


徐飞常务副校长对我校本科人才的招生、培养与就业工作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着重强调近期以及未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


刘元春校长从顶层战略、激励体系、微观体系和培养方案四个角度分析了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思路与方向。


许涛书记对本次大会作总结讲话,强调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立德树人,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教务处期初工作部署

98日,本科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各学院(部、系)主管教学副院长及教务秘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老师出席。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朱小能教授主持,教务处及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围绕本科教学管理、质量保障、项目建设、招生工作等作了具体汇报。

徐飞常务副校长对本次期初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行总结讲话。他强调,在工作中要秉持“零事故、零失误、零瑕疵、零遗憾”的工作态度,要在全校上下形成“较真文化”,对待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填报工作,各部门与各学院务必认真严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学校应当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保障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控制和优化专业培养计划总学分,为教育留白,释放师生空间和时间,提升教育质量。

此次会议上,学院冯苏苇副院长围绕《凝心聚力 挖潜提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学士学位申报工作汇报》的主题,分享了税收学和行政管理第二学士学位项目的申报进展和工作特色,为今后相关专业的申报提供参考。

三、第二学士学位申报工作

今年暑假期间,为响应学校7.28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回应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院积极筹划税收学、行政管理两个专业作为学校首批试点,完成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申报工作。在院党政班子的关心和部署下,学院组织税收系、公共管理系的专家团队,由本科教务办协助,完成基础数据填报、课程体系设计并提交系主任、教授委员会等开展论证,还顺利通过了校外专家的评审。学院第二学士学位项目目前已经学校审批和公示,进入教育部评审阶段。


暑期组织系主任及资深教师开展研讨

邀请校外专家组织申报评审

四、“千村调查”工作

2023年暑期,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秉承“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调研主题,继续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双手挥洒夏日劳作的辛勤汗水,用善思的大脑为地方发展贡献学术智慧。

敬请关注后续推送——本科教学双月简报之“千村调查”特辑。

五、贯通式导师制工作

96日,学院系主任暨班主任会议在凤凰楼202会议室召开。学院分管副院长,财政系、税收系、投资系、公管系、社保系的正、副系主任及班主任、本科教务秘书等参会。冯苏苇副院长主持会议。会议就贯通式导师制工作在系主任、班主任层面征求意见。此外,学院起草贯通式导师制工作管理办法,在院党政联席会议、本科教学督导组、公共管理系等层面分别征求意见并进行完善。

作为贯通式导师制的试点工作之一,919日下午,2023级公共管理一班新生导师见面会在凤凰楼30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2023级辅导员郭倩怡老师主持,学院分管副院长、公共管理系教师及2023级公共管理一班新生出席。冯苏苇副院长介绍了我院贯通式导师制“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肯定了公共管理系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对贯通式导师制的实施提出了指导意见。公共管理系副系主任曾纪茂老师介绍了实施方案的初步设想,少数民族教师代表付春老师做交流发言,勉励同学们用好导师资源、早结研究硕果。最后,各导师组教师与小组学生分别座谈,具体开展指导工作。


六、院级督导工作

915日中午,学院召开院级督导组工作会议。冯苏苇副院长主持会议。会上,院级督导组陈康幼、温娇秀、陶勇、曹建元等老师先后对上一学期听课情况作了反馈汇报。按照学校工作安排,院级督导组对本学期听课安排进行了交流。此外,会议听取了院级督导组成员对贯通式导师制工作的意见。

七、教师培训工作

912日,我院王茵、杨海燕、孔晏、叶方等老师参加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验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轮智慧教室应用技能集训。该活动旨在助力我校教师熟练掌握智慧教室的使用方法,并逐步实现课堂建设与智慧化设备的有机结合,体验教学设备的智能化转变带来的教学效果提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919日,我院杨晔、孔晏、叶方、周荃丰等老师参加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主讲嘉宾蒋建伟老师为上海交通大学原慕课研究院院长、在线教育中心副主任、示范性软件学院教学副院长。蒋老师从四个方面做了精彩的分享,结束后又与参会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此次讲座培训为教师改革与创新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与实现方式,从而有效地增强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建设,提升课程的实践创新能力。


八、招生工作

924日,冯苏苇副院长、江苏招生组组长曾纪茂老师与2023级江苏省新生等举行了招生座谈会。冯老师、曾老师与几位同学亲切交流,从师生故乡谈及国内外发展格局,从新生入学的适应状态谈及青年对未来的规划。新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倾诉自己的困惑,描绘了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也纷纷表达了助力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努力成人成才的豪情壮志。

102日,我校优秀生源基地、陕西省周至中学迎来建校八十周年华诞。校庆前夕,学院主动对接招生就业处,为周至中学发去学校贺信,祝贺周至中学迎来新发展,期待更多学生走进上财。

九、“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实践研讨会

924日上午,由我院主办的“投资人才培养实践研讨会”在财大科技园区35号楼举行。来自业界的15位导师与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资深教师方芳教授,学院副院长冯苏苇、宗庆庆,副书记周巧、投资系主任郭峰、副主任杨青、教务办杨旭东等老师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讨会,2022级“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班的全体学生参加了与校外导师的见面会。


姚玲珍副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突破,并对各位校外导师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来参加实践育人研讨和师生交流活动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宗庆庆副院长向各位业界嘉宾简要介绍了“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和特色。15位业界嘉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复合型投资人才需求”、“对双学位投资班培养方案的意见建议”和“对校内外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建议”等议题提出宝贵建议。






研讨会第二阶段“导师聘用仪式暨师生交流会”由上海创新智库管理发展研究有限公司副总裁朱海东校友主持。学院副院长冯苏苇、副院长宗庆庆、副书记周巧老师及方芳教授分别向每位业界导师颁发了校外导师聘书。


参会师生按照随机方式分成5组,进行了多轮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校外导师利用丰富的阅历和职业经验,激发同学们畅所欲言。同学们积极与校外导师沟通交流,展现新时代奋发向上的青春风貌,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获得不少职业发展建议。

十、重视经典阅读,打造学习型组织

为更好地把握学科和专业发展脉络、提升管理育人的服务效能,922日上午,冯苏苇副院长带领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团队,集体学习了范子英院长推荐的著作《秦制两千年》。本科教务秘书杨旭东、潘永萍等老师进行了学习和分享。

范院长在荐书理由中强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朝代,秦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范院长指出,作者选取自秦以来多个历史截点,深入剖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绵延发展,探求儒学的真正内涵,揭示国家运转的内涵规律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

读后感:

冯苏苇:打造学习型组织是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的必由之路,经典阅读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制两千年》反映出的秦制对中国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启发着我们教材和专著出版工作“立高意、立深意、立新意”,凸显时代价值和时代风范,真正做到“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力量,为时代聚精神”。

杨旭东:《秦制两千年》是一部关于政治制度史的学术巨著,它深刻剖析了封建王朝“外儒内法”的核心理念,深刻揭示了封建帝国的运转规律,以恢弘的气度、翔实的文献、严密的逻辑,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一个视角。

潘永萍:《秦制两千年》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娴熟和尊重。这本书对于历史爱好者、社会学者以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值得一读再读。



供稿、供图:杨旭东 潘永萍 校内相关部门

审核:冯苏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