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论文: 李华,黄帅:《深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048期,2016年9月9日。 杨中浩,李华:政策性因素对公立医院职工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以某省(市)三级医院为例,《财政研究》2016年第2期,第94~103页。 李华,陈迪:疾病风险全保障程度与筹资水平测算——以中国中等发达地区N市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1期,第89~98页。 黄玲萍、杨中浩,李华等:开展预算审核对上海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6年第1期,第83~85页。 李华,俞卫:政府卫生支出对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第10期,第41~60页。 李华,李凤月,李国军:“ 中国の財政における医療衛生支出の地域格差に関する実証分析”,『地域経済研究』(日本广岛大学),第25号,2014年3月31日,ISSN:1884-7455。境外期刊。 李凤月,李华:中国の社会保障分野における政府間財政関係『北東アジア研究』(日本島根県立大学),第25号,2014年3月31日,ISSN:1346-3810。 Li HuaYu Wei:“Enhancing community system in China's recent health reform: An effort to improve equity in essential health care”, Health Policy, 2011(2):pp.167~173 .SSCI(三区)期刊,欧洲荷兰,世界卫生政策权威期刊。 李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分析,《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第2期,第115~123页,2011年4月。 李华,俞卫: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第28~30页,2011年第7期。 李华,杨中浩: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效果分析,《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第10期,第109~112页,2009年10月。 俞卫,李华:在公平与效率间谋求平衡——中国医疗卫生事业60年发展,《社会科学报》(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第2版,2009年11月12日。 李华、张志元、郭威: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人口学刊》(吉林大学),2009年第1期,第109~112页,2009年1月。 李华、张志元: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思考,《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09年第1期,第134~138页,2009年1月。 李华等 “Disparity in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China: Is It Getting Worse?”, Chinese Economy, 2008(11):pp.45~55 。 李华、李佳: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第4期,第120~124页,2008年4月。 李华:医疗保障规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经济纵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第5期,第46~48页,2007年5月。 李华:理性政府与理性农民的简单博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机制分析,《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第4期,第124~127页,2007年7月。 李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分析,《长白学刊》(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06年第3期,第90~92页,2006年3月。 李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求是》(中共中央委员会),2005年第10期,40~41页,2005年5月。 李华、吴显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职责分析,《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2005年第10期,第35~36页,2005年10月。 李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5年第6期,第219~222页,2005年11月。 李华,王宛言:构建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财政政策选择,《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2004年第7期,第53~55页,2004年7月。 李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力资源思想,《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第12期,第18~20页,2005年12月。 李华:构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考,《经济纵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特刊,第3~6页,2005年12月。 李华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经济学会),2004年第7期,第32~33页,2004年7月。 李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支持,《人口学刊》(吉林大学),2003年第5期,第53~57页,2003年10月。 李华: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支持,《東北師大學報》(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第6期,第57~61页,2003年11月。第二作者。 李华: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财政支持,《吉林财税》(吉林省财政厅),2003年第9期,第15~16页,2003年9月。 李华: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长春市委党校学报》(长春市委党校),2002年第2期,第8~10页,2002年3月。 李华: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5版,2005年6月22日。 李华:着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0版,2004年6月29日。 李华:构建农村健康保障新体系,《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版,2004年2月23日。 李华:《资本论》在市场经济研究中的基础地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2002年第3期,第9~11页,2002年月。 李华:高校教师的劳动属性与经济体现,吉林大学出版社,第147~155页,2002年版。 李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与制度安排,《经济视角》(原吉林省计划委员会,现吉林大学),2001年第12期,第42~43页,2001年12月。 李华: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财政支持,《吉林日报》(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报业集团),2001年12月26日,B2版。 李华:我国转型经济中城市失业的成因及治理,《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核心期刊(CSSCI)。 李华等: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新长征》,1999年第3期。 李华:就地转移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新世纪新思考》1999年第2期。 李华: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现实意义,《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共中央宣传部/光明报业集团),第3版,1998年11月8日。 李华:处理好再就业中的几个关系,《长白学刊》(吉林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3期。核心期刊(CSSCI)。 李华:谈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下财政调控的特点及其实现,《吉林工商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李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你离我是近还是远,《党员之友》(吉林省委宣传部),1995年第12期。 李华:国有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吉林工商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参会论文: 《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与效率改善》,2011年7月9日(星期六),“第八届国际卫生经济学大会”,国际卫生经济学会/多伦多大学。 《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Grossman人力资本扩展模型及其应用》, 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中国医疗改革与老年健康福利跨学科国际研讨会”,中央财经大学。 《按成本和绩效补偿公立医院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服务》,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上海市卫生政策论坛”,上海财经大学。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以某区为例》,2011年5月7日,“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和谐发展”:第七届两岸四地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国际学院)。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绩效与变迁——基于全国30省748县1451行政村14332户的实地调查》,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金融危机与政府作用:第五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改善》,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和谐发展:卫生与经济”,第七届国际卫生经济学大会,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北京)。 《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公共政策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海财经大学。 《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有效供给制度的思考》,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2007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城乡之间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民生-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学术研讨会”,上海财经大学。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分析》,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海财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