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合作治理、应急管理
教授课程:公共管制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本科);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研究生);公共管制的理论与政策(MPA)
邮件:tangguijuanshufe@163.com
教育经历:
2007-201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获行政管理博士学位
2005-2007,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贸关系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1-2005,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至今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副教授
201309-201409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2008-2010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亚洲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08-2011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与紧急救援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社会服务:
2015-至今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编委会,委员
2018-至今 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会员
2017-至今 Disasters, Natural Hazard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风险灾害危机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公共行政评论》匿名审稿人
2022年,上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专家库首批青年专家
荣誉奖励:
2017年,“案例中心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指导教师
2017年,“中国检验检测产业政府管制改革之路”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入库案例
2019年,《风险灾害危机研究》辑刊优秀审稿人奖
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指导教师
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奖
2022年,MPA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指导教师
发表文章:
1、Guijuan Tang, Feng Wang. (2022) What Contributes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Self-organized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in Disaster Relief?A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4(3):466-488
2、Haibo Zhang, Guijuan Tang*. (2021)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aired-Assistance Policy (PAP): A Network Perspective. Disasters. 45(1):126-157
3、Guijuan Tang, Feng Wang. (2020) 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An Analysis of Response and Recovery Efforts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Safety Science. 125:1-25
4、Guijuan Tang. (2020)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from “Paired Assistance” to “Collaborative Networks”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of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Natural Hazards. 104:31-53
5、唐桂娟. 美国应急管理全社区模式的实施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行政管理,2017,(6):142-146(CSSCI)
6、唐桂娟. 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基于“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的实证分析.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7,(1):72-87(CSSCI)
7、唐桂娟. 城市灾害恢复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评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31-37
8、唐桂娟. 治理理论视阙下中美社区减灾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90-96
9、唐桂娟. 城市应急管理协同治理问题研究. 城市观察. 2016,46(6):80-86
10、唐桂娟. 应急管理中组织间协作关系分析. 行政改革内参. 2016,(12):25-28
11、唐桂娟. 美国应急管理全社区模式:策略、路径与经验. 学术交流. 2015,253(4):64-69(CSSCI,2015年6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摘收录)
12、唐桂娟、王绍玉,汶川地震堰塞湖地区水安全综合评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42(EI:20104813430942)
13、唐桂娟、王绍玉,自然灾害风险模型再认识及其对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依据的探讨,公共治理评论(第一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14、唐桂娟,上海市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公共治理评论(第二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15、Shaoyu Wang, Guijuan Tang.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Urban Disaster Emergency Capability based on Unascertained Measure,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9年12月(EI:20100312641508)
16、Shaoyu Wang, Guijuan Tang. The analysis of composing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resilience of disasters,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IDRC 2007), ISTP: 000254978100044
17、Shaoyu Wang, Guijuan Tang. Re-cognition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Model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IDRC 2008),ISTP: 000272821600019
18、Shaoyu Wang, Guijuan Tang. An Improved Research Method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of Disasters Model,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IDRC 2009)
19、唐桂娟,自然灾害应急策,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2012年11月3日
20、唐桂娟,社区灾害风险对策,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2013年3月26日
工作论文:
1、Multiple Participation, Horizontal Integr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rsection: How Chinese Paired-Assistance Policy Contributes to the Sustainable Recover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灾后的可持续恢复)with Haibo Zhang(NJU)
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协作性应急管理研究-以“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为例
3、Sustainability of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An Analysis of Response and Recovery Efforts after Two Earthquakes in China (非营利组织合作可持续性)with Feng Wang
出版专著:
唐桂娟、王绍玉著,城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会议论文:
1、唐桂娟,上海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研究,2012卫生应急管理研讨会,北京,2012年12月
2、唐桂娟,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基于上海市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分析,2013公民参与地方治理创新研讨会,中山大学,2013年7月
3、唐桂娟,美国与中国社区应急管理比较研究,风险灾害危机唐仲英灾害风险论坛第一届年会,南京大学,2015年6月
4、唐桂娟,美国应急管理全社区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2015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行政管理学科专场学术研讨会,上海,2015年11月
5、唐桂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协作性应急管理研究-以“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为例,风险灾害危机唐仲英灾害风险论坛第二届年会,南京大学,2016年5月
6、唐桂娟,中美社区减灾的比较与启示,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理论坛,济南,中国应急管理学会,2016年6月
7、Guijuan Tang,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rom the Management of Crisis to the Governance of Risk: Time for a Paradigm Shift(海口,清华大学),2017年1月
8、唐桂娟,治理理论视阙下中美社区减灾的比较及启示,复旦大学第二届“城市安全治理”研讨会,复旦大学,2017年10月
9、唐桂娟,从“对口援建”到“协作网络”的转变机制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上海援建都江堰为例,南方灾害治理国际研讨会,广州大学,2017年12月
10、Guijuan Tang.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from “Paired Assistance” to “Collaborative Networks”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of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s in Dealing with Risks in the Society: China and Japan. Japan,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March 2018.
11、Haibo Zhang, Guijuan Ta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aired-Assistance Policy (PAP): A Network Perspective. 应急管理50人论坛,四川大学,2018年4月
12、Guijuan Tang, Feng Wang. 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An Analysis of Response and Recovery Efforts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风险灾害危机论坛,南京大学,2018年5月
研究项目:
1、“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ZD160,项目参与人(张海波教授主持),2020-2023;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治理的嵌套式协调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BGL257,项目负责人,2020-2023;
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协作性应急管理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编号:2017BGL016,项目负责人,2017-2019;
4、“应急管理组织间协作问题研究:运行机制、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C630135,项目负责人,2017-2020,已结项;
5、“大城市危机治理研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课题,项目负责人,2016,3月-10月;
6、“上海市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上海财经大学“211”三期重大应急课题,项目负责人,2012,6月-12月;
7、“上海市公众灾害风险认知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上海优青计划,项目负责人,2012-2015;
8、“近两届政府城市建设与管理状况评价”,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城市安全部分负责人,2011年9月-2011年12月。
9、“中国城市的地方政府治理对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项目参与人,201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