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调研担使命,数字赋能促发展 | 公管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千村调查”

发布者:宋雪梅发布时间:2023-08-09浏览次数:42


83日至85日,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一行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开展千村调查系列活动,举办千村大讲堂、主题调研会,考察文物保护单位、调研金银花选育基地,参观王瑛同志事迹纪念馆,开展“五个一”劳动体验和田间劳动,入村入户问卷调查,举行千村调查师生与地方干部座谈会等。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方芳、院长范子英、副院长张熠、冯苏苇、宗庆庆及相关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巴中市副市长任小娟,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刚,南江县县长韩君才,副县长赵文平等领导以及巴中市教育工委、南江县教科体局、乡村振兴局及巴中中学、南江相关乡镇等部门领导陪同师生调研,上海财经大学四川校友会执行会长王飞雪、副会长吴月芳等校友代表参加了活动。


千村大讲堂:大兴调研 勇担使命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84日上午9时,校常务副校长徐飞、公管学院党政领导以及调研组全体师生在南江县会议中心参加“千村大讲堂:大兴调研 勇担使命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南江县县长韩君才、副县长赵文平、上财四川校友会校友、县各协同部门等参加了活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方芳主持活动。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韩君才同志致辞,对徐飞常务副校长及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学校师生关心和助力南江建设发展表示诚挚感谢。

徐飞常务副校长作了专题报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把握七大思维核心要义》。报告指出,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要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七大思维,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千山阻隔易,传经送宝难。此次调研之行的“千村大讲堂”,徐飞常务副校长精心准备报告内容,结合“天然画廊、旅游名地、山水南江、康养福地”的南江优势,极具针对性地提出“三色”南江——即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低碳可持续、ESG),红色(革命老区红色传承、红叶、霞石),墨色(石墨、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策略,以及“产品品牌化、品牌名牌化、名牌国际化”的产业品牌升级策略;极具创造性地提出打好生态“招牌”、产业“王牌”、人才“底牌”、资本“盾牌”、文化(创意)“关键牌”这“五张牌”的战略方略。同时强调指出,以数字技术赋能打造“永不落幕的自然奇观”。徐校长的报告高屋建瓴,不仅强烈地体现了作为大巴山革命老区/苏区学子的浓浓情怀,更充分展示了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使命担当。

随后,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作《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报告,从经济学视角阐释了“两个大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重点论述了绿色发展的重大机遇,为南江提出了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建议。

调研会上,南江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教科体局、县人民医院等负责人上介绍了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便民惠民的实际举措。上财四川校友会执行会长公管学院87级财政专业王飞雪校友,副会长、四川省建行分行集团客户部高级客户经理、公管学院85级基建专业吴月芳校友,四川校友会理事、成都某大健康营销总监高标校友,四川校友会理事、五粮液集团酒交所总经理助理郭亮校友,四川校友会理事、巴中市发展控股集团副总杨礼旗校友等先后发言,对母校师生来川调研表示热烈欢迎,重点就引入优秀校友资源助力南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献计献策。上海财经大学调研组表达了对南江县和上财校友的感谢,以及数字时代投身人才培养改革、加强上财和南江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深入基层调研,践行劳动教育

84日下午,公管学院师生调研团跟随徐飞常务副校长在南江副县长赵文平女士陪同下来到南江县公山镇卫星村开展千村调查。卫星村辖5个村民小组6682558人,以金银花种植及粗加工为支柱产业,连片栽植金银花3500亩,共建设400亩金银花育苗基地,建成年加工100吨金银花的加工生产线与500立方米的冷藏基地。

随后,常务副校长徐飞一行来到卫星村村委会二楼理论宣讲室与调研师生、村镇干部开展千村调查座谈会。在村干部简要介绍村情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南江县调研组的三位同学分享了调研感受和心得体会。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学院领导畅所欲言,为乡村振兴发展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最后,常务副校长徐飞总结点评,强调乡村振兴使命重大、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全体师生要落实调研要求、贡献建设智慧,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交流会后,公管学院师生调研团走进当地农户家中,入村入户开展千村调查问卷调研,根据受访对象的现实情况灵活提问,循循善诱,了解受访农户的真实情况,协助完成入村入户问卷调研的任务。


在入户调研过程中,公管学院调研团与同学们一起在农户岳崇荣家的院子和田地里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感悟,在劳动中收获。同学们参与了“五个一”劳动体验,在当地干部、村民和老师的教学与演示下,认识了许多农具,筲箕、撮箕、簸箕、锄头、镰刀、背篼、铁耙等,了解黄豆、金银花、猕猴桃、玉米等农作物,还有“早苞谷”和“晚苞谷”的区别等。另外同学们还学习了筛米去壳、采摘金银花、锄草等农活,在劳动中感悟到劳动之不易,粮食之珍贵。


最后,全体调研师生来到位于东榆铺古米仓道的南江县皇柏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在深山密林和崎岖山路中再走红军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的考察指示精神,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化作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动力。


开展主题教育,缅怀时代先锋

85日早上8时,公管学院师生调研团随徐飞常务副校长一行来到王瑛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并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南江县县长韩君才、副县长赵文平等领导及协同部门同志陪同。

王瑛烈士纪念馆展示了原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工作中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通过讲解员的解说,以及回顾王瑛同志生前大量的图片、影像、工作资料和生活情景,公管学院调研团对于王瑛同志铁面无私、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深受教育。

参观结束后,在王瑛纪念馆的浮雕前,调研成员集体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并在2023年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预祝全体教师节日快乐。

85日上午10时许,公管学院党政领导随调研组来到巴中中学,参加上海财经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授牌仪式,围绕公管学院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进行了介绍,与参会领导深入交流探讨了中学和大学衔接协同育人等问题。

  “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此次千村调查活动不仅为公管师生提供了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宝贵机会,更进一步激发师生们探索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公管学院一直以培养具有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使命,未来学院将继续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培育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助力。


调研感悟分享

方芳书记:千村大讲堂上徐校长的报告既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又结合南江优劣势现实,给南江的发展提供了打“五张牌”的战略思路。他围绕历史和现实给我们深刻阐述了七大思维核心要义,为我们“千村调查”实践活动也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是一场生动的专题党课,更为学习和深化主题教育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方法。经过几天的实地调研,我充分感受到南江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筑牢乡村建设之基、突出产业发展之要、提升基层治理之效,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千村调查中,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范子英院长:南江县的美是绿水青山的美,如何通过绿色发展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徐校长给出了非常好的发展思路发展和发展战略。在与南江县领导交流中,不仅发现南江县山清水秀草绿,更感觉南江县的人干劲足、精气神好,既有饱满地干事业的热情,又有干成事业的能力,所以我相信徐校长给出的“五张牌”一定能在南江县打好。

张熠副院长:经过调研,我最深的感受是从南江县的村支书到镇长再到县长,我发现个个脚踏实地,对村、镇、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让人佩服。只有扎根一线,把老百姓放在心头,才能真正完成习总书记指示的脱贫攻坚战,才能有这样美丽干净的村庄,有这样好的基层组织和治理,这是值得我们做公共管理的师生学习调研的,希望我能带领更多的学生来到南江调研,为南江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冯苏苇副院长:经过调研,我感受最深的是南江县的乡村振兴做得很好,我是做交通研究的,“要致富,先修路”,南江县在崇山峻岭中将路网修得四通八达,降低了乡村经济的先行成本,助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我深深体会到,山上这么多的农户能享受到“村村公路通,户户出门易”是真的不简单,这说明南江县领导干部真正在做事、并能做成事,他们以实际行动奋斗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脱贫攻坚战”第一线,令人敬佩。希望我们公共管理学科有机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千村调查的成果转化到本科专业建设之中,能经常深入南江县调查研究,形成南江乡村振兴的案例和经验,为县域经济如何打好徐校长提出的“五张牌”贡献更多的金点子,规划更具体的发展路径。

宗庆庆副院长:这次作为学校新干班的一员,跟着徐校长去巴中市南江县调研收获很大。我从徐校长的报告中学习到很多,徐飞校长结合南江县的特色优势,提出南江要打好“五张牌”的发展战略(即生态招牌、产业王牌、人才底牌、资本盾牌、文化创意关键牌),充分体现了经济匡时的使命担当,令我十分敬佩。从这两天的调研中我也体会到了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及伟大成就,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高的财富和更美好的生活,也为王瑛烈士生前为民请命和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动,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南江县广大干部的努力下,作为革命老区的南江县,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一本科生向栖瑞:

在千村调查的短短一周内,我也有非常多的感触。以前在三体里看到过“在没有地图以前,世界是无限的”在这次调研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大约一周的调研,我们调研团甚至没有走完南江县一半的镇。在这次调研中,我感觉自己才算真正的接触到中国的乡村,了解到真实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