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石绍宾教授首先进行了致辞。他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学科在专业骨干课程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中国税制》课程教学团队的精心准备和经验分享表示感谢。最后,石秘书长希望借助这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能够更好地推动全国财政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税制》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朱为群教授主要从税收原理梳理、教学方法与教学体会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分享,他详细地梳理了有助于学生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税收原理,并介绍了教材写作、习题编写、教学表格、PPT制作与“情景剧”教学组织等有效的教学经验,最后提出了“要有爱”、“要导向”与“要耐心”的“三要”教学体会。
刘小兵教授做了“以税法要素统领税制内容”为主旨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主张利用税制要素为主线来统领《中国税制》的课程教学,并分别介绍了如何从税法主体、税法客体、税收负担与征收管理四个税制要素来讲授各个税种的具体内容,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税制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税制理论问题”的教学目的。
徐曙娜副教授则分享了“明确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法”主题的教学经验,她提出应明确《中国税制》课程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将中国税制的具体内容与税收原理结合、利用“超星慕课”等教学资源、税制修改内容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等,并结合课程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
温娇秀副教授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税制》课程的教学体会:一是如何确定课程讲授内容,即针对不同课时、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如何科学地选取课程讲授内容;二是以一项具体税制规定为例展示了如何结合社会经济背景进行讲授,并提出了一些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总结的做法。她还提出,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鼓励自主学习新的规定与内容。
参会教师普遍反映,本次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会对提高《中国税制》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推动《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国家标准》落实落地,大有益处,他们也期待教指委可以主办更多的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供稿:温娇秀 审核:刘小兵)